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作品数:161 被引量:267H指数:8
相关作者:曾丽娟蒋湘平张红金鑫郭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语言文字
  • 22篇文学
  • 21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5篇汉语
  • 23篇教学
  • 14篇语义
  • 12篇对外汉语
  • 12篇句法
  • 9篇偏误
  • 9篇习得
  • 9篇方言
  • 8篇语料
  • 8篇语料库
  • 8篇汉语教学
  • 7篇政治
  • 7篇教师
  • 6篇对外汉语教学
  • 6篇政治修辞
  • 6篇诗学
  • 6篇文化
  • 6篇基于语料
  • 6篇基于语料库
  • 5篇偏误分析

机构

  • 146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岳麓书社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休斯顿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9篇沈敏
  • 18篇张红
  • 16篇曾丽娟
  • 11篇金鑫
  • 8篇刘清平
  • 8篇李斌
  • 7篇吴礼权
  • 6篇郭笑
  • 6篇蒋湘平
  • 3篇莫斐雅
  • 3篇唐贤清
  • 3篇杨翠
  • 2篇郭珊珊
  • 1篇宋继华
  • 1篇丁加勇
  • 1篇马丽
  • 1篇孙汉平
  • 1篇崔希亮
  • 1篇王擎擎
  • 1篇饶毅

传媒

  • 11篇海外华文教育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文学研究
  • 5篇中国文化研究
  • 5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语言文字应用
  • 3篇语言研究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语言科学
  • 3篇现代语文
  • 3篇现代语言学
  • 3篇华中学术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湘潭师范学院...
  • 2篇汉语学习
  • 2篇民族语文
  • 2篇云梦学刊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伦理学研究

年份

  • 8篇2025
  • 10篇2024
  • 17篇2023
  • 13篇2022
  • 14篇2021
  • 7篇2020
  • 13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语母语者汉语标点符号习得及分级教学研究
2025年
文章通过自建语料库探析了英语母语者28类汉语标点符号的正误情况及偏误成因。正误用例及偏误占比均居前5位的用法包括: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号、分句之间的逗号、句首状语之后的逗号、较长谓语中间的逗号、并列词语之间的顿号。这5种用法应列为教学的重难点。文章采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正确率法和蕴含量表三种统计方法探讨英语母语者汉语标点符号习得顺序,提出分级教学建议。并与韩语母语者习得情况进行对比,根据其共性和差异,提出兼具普适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曾丽娟彭洁
关键词:标点符号偏误分析习得顺序
韩语母语者逗号习得及分级教学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考察30万字左右的韩语母语者分级中介语语料及11万字的汉语母语者语料,分析逗号的10类用法的正确使用情况及偏误情况,结果表明:句号与逗号的区分对韩语母语者来说是难点,D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D3(句首状语后)、D6(较长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中间)三类逗号用法在中介语和母语语料中使用最多,在中介语中偏误数量最大,应作为逗号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正确率法和蕴含量表法探讨韩语母语者逗号用法的习得难度等级,提出了相应的分级教学建议。
曾丽娟
关键词:逗号偏误分级教学
数智时代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之路
2025年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设备已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梳理技术媒介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发现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正因媒介主体性、拟真性、具身性不断增强而发生新的转变。基于此,本研究聚焦长沙等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凝缩化符号凸显城市特色、以交互性时空丰富城市表达、以多元化渠道整合城市资源的创新策略,以期切实提升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效能。
黄林键
关键词:城市形象文化符号
理想政治境界的政治修辞基本原则被引量:1
2021年
政治是有境界之别的,可以分为理想政治境界与非理想政治境界。非理想政治境界,就是现实政治境界。身处不同政治境界的政治人,为了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特定目标预期,在政治交际活动中就必须遵循相应的政治修辞基本原则。在理想政治境界下,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遵循“坦诚相见”“友善合作”“慎言其余”三原则,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特定目标预期。反之,则必然导致其政治修辞的失败,无法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特定目标预期。在非理想的现实政治境界下,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如果能够自觉贯彻理想政治境界的政治修辞三原则,不仅有助于实现其特定的政治修辞目标预期,还能展现其作为政治人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形象。
吴礼权谢元春
关键词:理想政治政治修辞
王维的“终南山”:兼论盛唐山水诗的转型被引量:4
2018年
王维创作了一系列终南山诗歌,其中不少篇章体现了王维乃至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全面考察《诗经》、汉赋、六朝诗歌中歌咏终南山的篇章,以此为基础,对王维的终南山诗从意象、意境及创作思维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和解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山水诗产生、发展及嬗变的轨迹,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典范意义。盛唐诗人将不涉理路、排除知性干扰的纯自然山水诗创作发挥到了极致,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极具艺术精神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理想。
张红
关键词:山水诗盛唐
浅谈慕课在海外华文教育中的应用及价值
2019年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迅速席卷了全球的教育行业。华文教育是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留根工程”,如何将慕课应用于华文教育的发展建设,促进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慕课的发展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慕课在华文教育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讨,归纳总结了华文教育慕课的应用价值。
陈吉清
关键词:华文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举行系列教研活动
2012年
近日,以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和观摩课为契机,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围绕初级班和高级班的汉语教学举行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莫斐雅、蒋湘平两位老师在活动中提供了精彩的示范课,充分展示了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青年教师的风采。
关键词:汉语文化教研活动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课堂艺术
洛阳偃师方言前缀“圪”研究
2022年
“圪”是偃师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前缀之一,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量词性、象声词性等语素前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偃师方言前缀“圪”一般仅与单音节语素进行搭配。表义作用方面,偃师方言前缀“圪”构成新词的语义范围可出现缩小、扩大或转变的现象;语法功能方面,偃师方言前缀“圪”具有转换词性和成词的作用。
郭笑
关键词:前缀构词类型语法功能
从事件角度看“可重叠动词原型范畴”
2021年
从事件角度出发,用原型范畴理论关照,可以进一步澄清现代汉语可重叠动词的范围及其内部特点。语料统计分析和以往研究结果都表明,动词重叠出现在三大类十一小类的句子类型中。分析这些句子后发现,动词重叠所述事件的语义特点是"短时""任意终止"和"动态"。这一语义特点对动词重叠中的动词形成了制约,它要求重叠动词的语义与之相匹配,表现为[+续段]、[+终点]、[-结果]和[+自主]。动词语义与动词重叠所述事件语义特点的切合度是衡量其隶属度及典型性的标准。它不仅决定了该范畴的本质特征,也决定着范畴成员的地位及边缘成员的重叠条件。
蒋湘平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
从位移祈使到话语标记:自然会话中“来”的互动功能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互动交际的视角,考察自然会话中独立使用的“来”的会话位置及互动功能,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研究发现,“来”在话轮位置上主要位于话轮之中,在序列位置上,主要出现于会话的发起部分,位于邀请序列或召唤序列的前件。除“位移祈使”功能外,“来”还具有一系列的话语标记功能,即“邀请召唤”功能、“切换话题”功能、“引入话轮”功能,其中“邀请召唤”是最主要的互动功能。“来”的互动功能由实到虚等级序列为:位移祈使>邀请召唤>切换话题>引入话轮。“来”的互动功能是交互主观性的推动及其自身的语义相宜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丁加勇莫斐雅
关键词:话语标记互动功能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