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作品数:2,464 被引量:11,406H指数:32
相关作者:郑殿峰杨克军郭伟左豫虎靳学慧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56篇期刊文章
  • 15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37篇农业科学
  • 170篇文化科学
  • 110篇生物学
  • 34篇经济管理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5篇机械工程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95篇水稻
  • 318篇大豆
  • 300篇玉米
  • 242篇胁迫
  • 178篇土壤
  • 175篇寒地
  • 138篇基因
  • 136篇性状
  • 123篇马铃薯
  • 119篇幼苗
  • 119篇教学
  • 117篇盐碱
  • 109篇寒地水稻
  • 91篇植物
  • 77篇酶活性
  • 71篇栽培
  • 71篇萌发
  • 68篇施肥
  • 68篇种子
  • 67篇病菌

机构

  • 2,410篇黑龙江八一农...
  • 188篇黑龙江省农业...
  • 90篇东北农业大学
  • 84篇沈阳农业大学
  • 57篇中国热带农业...
  • 44篇黑龙江省农垦...
  • 38篇中国科学院
  • 36篇广东海洋大学
  • 31篇东北林业大学
  • 2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1篇海南大学
  • 21篇北大荒垦丰种...
  • 19篇黑龙江省农垦...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北大荒农业股...
  • 12篇黑龙江省科学...
  • 1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0篇榆林学院
  • 10篇大庆职业学院

作者

  • 156篇郑桂萍
  • 139篇杨克军
  • 134篇郑殿峰
  • 116篇廉华
  • 112篇张玉先
  • 109篇冯乃杰
  • 104篇马光恕
  • 100篇吕艳东
  • 92篇杜吉到
  • 84篇李红宇
  • 78篇王玉凤
  • 74篇赵长江
  • 72篇左豫虎
  • 72篇靳学慧
  • 70篇金喜军
  • 70篇王孟雪
  • 69篇郭晓红
  • 67篇台莲梅
  • 65篇高树仁
  • 64篇王丽艳

传媒

  • 336篇黑龙江八一农...
  • 136篇黑龙江农业科...
  • 94篇大豆科学
  • 75篇作物杂志
  • 71篇安徽农学通报
  • 69篇现代化农业
  • 59篇安徽农业科学
  • 56篇干旱地区农业...
  • 51篇玉米科学
  • 49篇江苏农业科学
  • 42篇北方园艺
  • 31篇植物保护
  • 31篇中国油料作物...
  • 31篇中国土壤与肥...
  • 28篇河南农业科学
  • 26篇中国农学通报
  • 2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3篇核农学报
  • 2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1篇中国马铃薯

年份

  • 93篇2025
  • 100篇2024
  • 116篇2023
  • 125篇2022
  • 135篇2021
  • 160篇2020
  • 154篇2019
  • 152篇2018
  • 129篇2017
  • 175篇2016
  • 167篇2015
  • 155篇2014
  • 140篇2013
  • 76篇2012
  • 104篇2011
  • 127篇2010
  • 110篇2009
  • 25篇2008
  • 19篇2007
  • 17篇2006
2,4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分布有很大影响。从微生物总数看,秸秆翻埋处理JH3>常规处理JH1>秸秆全层还田处理JH2;分层施肥秸秆表面覆盖处理BH3>分层施肥保护性耕作处理BH1>干混施肥保护性耕作处理BH2。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其中秸秆全层还田对于微生物总数的增加不明显,但有利于耕作层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增加。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表面覆盖只进行土壤表层耕作造成了土层的"上富下贫",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土壤0~10cm土层内微生物数量的提高。
洪艳华管力权郑桂萍
关键词:施肥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区系
不同采收时期对芝麻菜营养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不同品种的芝麻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法,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各项营养品质指标,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对芝麻菜物质积累及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芝麻菜品种均在处理Ⅳ(出苗后45 d)和处理V(出苗后50 d)时,芝麻菜物质积累量较高,蔗糖、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为相对适合芝麻菜收获的最佳时间。
廉华姜海洋张东雪谢秀芳杨振荣马光恕
关键词:芝麻菜营养品质采收期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筛选与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筛选寒地水稻苗期抗旱性强的种质资源,在干旱棚内进行水分胁迫,以地上干重、根长、株高和地下干重4个指标的相对值作为寒地水稻苗期抗旱性筛选的鉴定指标,对不同水稻品种(系)苗期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PB112、DPB71、垦稻24号、DPB120等18份供试材料的抗旱性强,其中抗旱性最强的是DPB112。
牛同旭郑桂萍李志彬朱崴唐占兵
关键词:水稻苗期综合评价
盐碱胁迫对芸豆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以耐盐碱芸豆品种‘HYD’和盐碱敏感型芸豆品种‘JW’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用Na2CO3、NaHCO3 2种碱性盐按照摩尔比1∶9进行混合模拟盐碱生境,按照混合后占土壤中的质量百分比0(T0)、0.1%(T1)、0.2%(T2)、0.3%(T3)、0.4%(T4)、0.5%(T5)、0.6%(T6)浓度设计7个梯度,探讨了不同盐碱浓度处理对芸豆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耐盐碱芸豆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芸豆品种株高、茎粗和单株地上鲜干质量和地下鲜干质量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随盐碱浓度增高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T1处理下达到最高值,‘HYD’株高较对照增加7.33%,‘JW’根体积较对照增加36.05%,且‘HYD’较‘JW’对不同盐碱胁迫浓度的变化响应更为明显。土壤pH和电导率均随着盐碱浓度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HYD’和‘JW’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T6处理下显著降低,‘HYD’速效磷含量较对照降低14.30%,‘JW’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17.98%,并且在各盐碱浓度处理下,‘HYD’均高于‘JW’,表现出对盐碱胁迫较强的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表明,芸豆幼苗根系通过对Na^(+)的积累与限制作用,土壤中矿质离子含量增加,提高植物对有效养分吸收以适应盐碱胁迫,故芸豆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均呈现低浓度盐碱胁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浓度盐碱胁迫处理表现为抑制。
许鹤于崧于立河于立河吴明旭郭潇潇
关键词:盐碱胁迫芸豆根际土壤化学性质
连续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对稻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在连续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科技示范区进行了七年的定位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无秸秆,不施氮肥(N0S0);单施秸秆(N0S);秸秆还田+100%氮肥(NS);秸秆还田+氮肥减施10%(N1S);秸秆还田+氮肥减施20%(N2S);秸秆还田+氮肥减施30%(N3S);以不施秸秆常规施氮肥(NS0)为对照,比较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可显著提高腐生菌和植物寄生物相对丰度,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胞霉门,unclassified_Fungi等真菌水平相对丰度;氮肥减施20%(N2S)与氮肥减施30%(N3S)对增加真菌OTU值,真菌ACE指数和Chao1指数,增强腐生菌作用尤为显著。
周榆越焦峰
关键词:秸秆还田微生物多样性
基于现代化农业的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融合式教学改革
2025年
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新农科复合型人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在新农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及解决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核心理论地位。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联系紧密,相互交叉,又都是农业类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融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通过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知识点适当地关联和融合,同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关联设置案例库,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综合理解的同时,认识到植物生理生化理论知识是农业生产实践的根基,对于激发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开创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淑梅张红梅刘权戴凌燕刘涛王庆燕梁喜龙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融合式教学现代化农业
大豆保护性施氮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
汤树德 徐凤花 崔占利 汤晖 隋文志 王伟东 王鹏 张红艳 吕晓波 孙冬梅 刘永春 岳才军 汤莉 英瑞竹
该项成果针对大豆施氮肥与根瘤菌固氮效率矛盾的问题,做了可行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取得了有益结果。主要技术关键在于:利用脲酶抑制剂一氢醌(HQ)来缓解施入土壤中尿素的集中过度水解及其产物的硝化作用;与此同时,通过高C/N比值秸...
关键词:
关键词:固氮氮肥施肥大豆
不同耕作模式下插秧期与秧苗类型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下插秧期与秧苗类型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选用垦粳7号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垄作双深和常规平作两种耕作模式,裂区为[5月8日插秧(早插)和5月18日插秧(适插)]两个插秧期,裂...
王文玉万思宇张雪松魏媛媛张家智李红宇郑桂萍
关键词:水稻耕作模式插秧期
文献传递
实践教学在农业高校《试验统计方法》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试验统计方法》是一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植物生产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原理复杂、内容抽象、计算公式繁多且难记,需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实践教学在《试验统计方法》中的应用和作用来阐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践课的历练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提高。
王霞李红宇苗兴芬高树仁陈宝政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庆地区烟蚜发生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解黑龙江烟田烟蚜发生及为害情况,更好的对其进行防治,对黑龙江大庆地区烟蚜越冬情况及烟蚜在烟株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烟蚜生活史属于全周期型,在烟株上烟蚜数量的消长主要呈"单峰常发区",主要以卵在刺玫、李树、杏树等植株的腋芽四周、枝条上的斑痕和枝杈上越冬。4月中旬开始孵化干母,5月上旬有翅蚜开始迁入烟田,7月中旬出现高峰期,8月中下旬有翅蚜开始迁出烟田。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黑龙江烟区烟蚜的田间预测预报提供依据,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治烟蚜的为害。
王鹏南王丽艳林榕西李欣诺陈茜穆娟薇靳学慧孙剑萍
关键词:烟蚜
共2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