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大学医学院

作品数:4,090 被引量:17,537H指数:40
相关作者:潘伟民沈其君王钦文段世伟尹维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21篇期刊文章
  • 638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50篇医药卫生
  • 157篇生物学
  • 102篇文化科学
  • 32篇农业科学
  • 26篇理学
  • 18篇哲学宗教
  • 17篇经济管理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10篇细胞
  • 335篇肿瘤
  • 263篇基因
  • 196篇手术
  • 194篇蛋白
  • 161篇血管
  • 135篇动脉
  • 131篇术后
  • 129篇切除
  • 111篇综合征
  • 107篇免疫
  • 105篇慢性
  • 102篇糖尿
  • 102篇糖尿病
  • 92篇切除术
  • 91篇外科
  • 87篇腺癌
  • 86篇预后
  • 83篇药物
  • 81篇胃癌

机构

  • 3,961篇宁波大学
  • 355篇宁波市第一医...
  • 247篇宁波市第二医...
  • 205篇宁波大学医学...
  • 161篇宁波市医疗中...
  • 99篇宁波市第六医...
  • 98篇中国科学院大...
  • 87篇宁波市妇女儿...
  • 79篇浙江省疾病预...
  • 78篇宁波市疾病预...
  • 78篇浙江大学
  • 3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1篇浙江大学医学...
  • 30篇宁波市微循环...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7篇浙江省宁波市...
  • 27篇宁波市鄞州区...
  • 26篇宁波卫生职业...
  • 2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01篇柳建发
  • 93篇郭俊明
  • 78篇程跃
  • 70篇陆才德
  • 69篇马青
  • 61篇郭建荣
  • 52篇韦登明
  • 50篇沈其君
  • 48篇严泽军
  • 47篇周文华
  • 45篇肖丙秀
  • 44篇蒋雯雯
  • 43篇胡爱荣
  • 43篇尹维刚
  • 41篇马维虎
  • 41篇竺亚斌
  • 40篇汤治元
  • 37篇庞清江
  • 36篇潘伟民
  • 35篇徐杰丰

传媒

  • 337篇现代实用医学
  • 129篇宁波大学学报...
  • 127篇浙江医学
  • 75篇中国细胞生物...
  • 63篇地方病通报
  • 56篇生命的化学
  • 47篇中国现代医生
  • 40篇中文科技期刊...
  • 37篇中国药物依赖...
  • 3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1篇中国老年学杂...
  • 29篇中国卫生检验...
  • 28篇中国生物化学...
  • 27篇临床荟萃
  • 27篇中国高等医学...
  • 26篇中国病理生理...
  • 25篇医学综述
  • 2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3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3篇2025
  • 24篇2024
  • 88篇2023
  • 221篇2022
  • 210篇2021
  • 259篇2020
  • 245篇2019
  • 244篇2018
  • 245篇2017
  • 260篇2016
  • 210篇2015
  • 269篇2014
  • 219篇2013
  • 219篇2012
  • 184篇2011
  • 154篇2010
  • 202篇2009
  • 146篇2008
  • 66篇2007
  • 100篇2006
4,0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常DNA甲基化与男性痛风患者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男性痛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NF)编码一种促炎细胞因子,葡萄糖激酶调节因子基因(GCKR)编码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均是痛风有关的候选基因。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
潘冉冉应秀茹段世伟
关键词:痛风
文献传递
4-甲基儿茶酚:一种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物对老龄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2000年
目的:观察外周应用4-MC对老龄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以期对4-MC能否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NGF的产生,并进而通过NGF改善老龄鼠的脑功能做进一步的研究.方法:10g/kg体重小鼠腹腔内注射给药,对照组10 mmol/L的维生素 C溶液等量,用药1周后行Morris水迷宫训练,连续7d,第15天进行一次水迷宫测试,记录其逃生时间.考查空间定位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证实了外周应用4-MC小鼠空间定位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4-MC是一种有前途的,值得深。研究的有促智潜能的药物.
焦效兰汤治元赵伟红
关键词:学习记忆功能神经生长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被引量:2
2014年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近年多项研究分别发现在伴有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或合并妊娠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Hcy的浓度升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Hcy水平,因此推断Hcy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Hcy水平的高低与血糖水平的控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为通过降低Hcy达到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郑筱玮褚建平
关键词:半胱氨酸糖尿病并发症
浙江省老年人维生素摄入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维生素是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虽不参加机体构成、不提供能量,但在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并大量储存,虽需要量很小,但必须由食物提供。较多研究表明,维生素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章荣华周标朱徐慧黄李春朱逸博丁钢强
关键词:老年人代谢综合征
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慢性失眠属于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目前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关于慢性失眠的病症,实际中显示此类患者除了会见典型失眠表现,同时还伴认知功能的改变,表现出在记忆以及认知等的损伤,而具体关于两者之间的关联报道结果有所差异,所以关于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简要阐述慢性失眠认知功能改变情况,之后分析变化的具体机制,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孙鑫杜香菊
关键词:慢性失眠认知功能改变
树突状细胞在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
2009年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广泛分布于除脑外的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数量极少,血吸虫感染机体后,不成熟的DC识别血吸虫抗原并成熟,再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或血液循环迁徙至次级淋巴器官,刺激T细胞增殖,发生免疫应答。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以及参与血吸虫的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作简要概述。
赖丁香高亚飞柳建发
关键词:血吸虫感染树突状细胞
肺隔离症15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疗效。结果 15例患者通过增强CT或CTA结合病理检查得到确诊。5例肺隔离症选择开胸肺叶切除或隔离肺切除,7例选择胸腔镜肺叶或隔离肺切除,3例选择介入下异常血管栓塞,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手术切除目前仍是肺隔离症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的肺隔离症均可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介入下异常血管栓塞治疗肺隔离症是近几年新兴的微创治疗手段,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黄科峰江明君闻剑波赵子恩石世青
关键词:肺隔离症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介入治疗
左旋布比卡因与消旋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对犬脊髓及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常用浓度和剂量的左旋布比卡因与消旋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对犬脊髓及脊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随机等分为5组:生理盐水2ml(C)组、0.5%左旋布比卡因2ml(L)组、0.75%左旋布比卡因...
郭建荣岳云吴安石李顺涂宜淳洪健
关键词:酰胺类脊髓神经根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糖尿病患者血清和红细胞微量元素含量与糖代谢的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通过对6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葡萄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红细胞中锌、钙、镁的检测发现,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钦和红细胞镁、锌较低,红细胞钙较高,且这些微量元素的变化与血浆葡萄糖、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
赵伟红刘洪斌汤治元郑彤杨志芬
关键词:糖尿病微量元素糖代谢血清红细胞
神经肽VGF作为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抑郁症作为主要的致残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2大疾病负担。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病的发病机制也从"单胺类递质假说"向"神经营养假说"及"增强神经发生作为抗抑郁手段"的认识转变,为发现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带来了希望。大量研究表明神经肽VGF参与海马神经发生及神经可塑性的的调节,对神经元的增殖与存活功能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表明神经肽VGF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本文将对近年来神经肽VGF在神经发生、神经营养及突触活动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为研究以神经肽VGF为靶标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郭洁洁王闯王钦文
关键词:抑郁症神经发生神经营养
共39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