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614)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8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翠娟巩振东孙理军刘娜禄颖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西京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脾论治情志病探析被引量:30
- 2018年
- 情志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其临床病证表现复杂,病情容易反复。文章从脾入手,分析了脾主运化,主思、藏意,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功能与情志病发生的密切关系,提出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兼治其它脏腑功能紊乱,并配合心理疏导,语言劝慰,方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李翠娟巩振东
- 关键词:情志病
- 《内经》“辛以润之”思想临证运用探析被引量:2
- 2021年
- “辛以润之”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认为辛味药可以开腠理、致津液、通气化而治疗燥证。临床将辛味药运用于外感病、口干症、糖尿病、脾胃病等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口干、口渴、皮肤干燥、便干尿少、筋脉拘急等相关干燥症状的治疗效果颇佳,拓展了“辛以润之”的内涵。
- 李翠娟巩振东孙理军佟雅婧
- 关键词:辛以润之《内经》燥证外感病
- 津液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8
- 2016年
- 津液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津液学说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发现人们虽然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津液学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理论方面仍存在分歧,在现代医学研究方面未能从中医学系统整体恒动观念出发,全面揭示津液学说的内涵。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从整体观念出发,引入系统生物学等相关知识,为中医津液学说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津液理论。
- 呼睿李翠娟
-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
- “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 2014年
- "肾在液为唾"是中医肾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年来肾与唾相关的文献分析总结,发现人们虽然从文献、实验、临床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肾与唾的相关性,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唾液与肾的相关性研究尚欠深入,缺乏动态观察,而唾液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广泛应用将为肾与唾的相关性研究带来契机,从而全面阐释中医"肾在液为唾"理论的科学内涵,为肾藏象相关疾病的临床无创伤诊断和微观辨证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李翠娟孙理军巩振东刘子瑄
- 关键词: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
- 《内经》对体质与情志关系的研究探讨被引量:10
- 2014年
- 体质与情志是人体表现于外的不可分割的两大特征,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内经》认为,体质是情志产生的内在基础,情志是影响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体质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把握体质与情志的关系,调和情志,增强体质,形神合一保健康。
- 李翠娟孙理军巩振东
- 关键词:《内经》体质情志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思路。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探寻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并通过对"治未病"概念内涵的认识理解,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意义。结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疾病预防的理论核心,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肾藏象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 刘子瑄李翠娟
- 关键词:藏象学说肾脏治未病
- 基于颌下腺AQPs变化探讨肾主唾的分子机制及补肾药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肾虚模型和补肾中药治疗后各组大鼠唾液腺AQP1、AQP2、AQP5的变化,探索肾与唾相关的内在分子机制及补肾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肾阴虚模型组、肾阳虚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灌胃甲状腺片(45mg/100g)混悬液和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100g)方法制备肾阴虚和肾阳虚模型组,并分组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比较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唾液流率、唾液渗透压、颌下腺病理组织、颌下腺AQP1、AQP2、AQP5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阴虚和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大鼠体重减轻,唾液流率降低,渗透压有升高的趋势,颌下腺组织中AQP1、AQP2、AQP5蛋白表达减少。应用补肾药进行干预治疗后,G干预组相应指标的变化得到了改善。结论:不同肾虚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其发生的内在机制可能与唾液腺的水通道蛋白表达降低有关,补肾药可以改善肾虚状态下唾液分泌异常的状态。
- 王艺璇陈丽君李翠娟
- 关键词:肾阴虚肾阳虚补肾药
-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耳鼻喉科应用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对后世医家继承发展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临床各科疾病具体施方遣药具有指导与启发意义。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气血阴津化生不足,且土不生金,肺失宣化,痰饮内生上犯而蒙蔽清窍。脾又主湿,虚则水湿不运,清气不升,且困遏脾阳,土不制水,水湿泛滥头面而蒙蔽清窍。诸湿肿满,非脾失健运不成形,诸窍壅塞,非浊气不降不失用。"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故诸湿肿满表现于头面耳鼻咽喉的形式为诸窍壅塞及其机能的减退与失用,针对脾虚之湿病的病机病理,以健脾祛湿为总治疗法则。
- 高莉姚晶晶张雄刘莉萍李翠娟
- 关键词:耳鼻喉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 从脾论治情志病探析
- 情志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其临床病证表现复杂,病情容易反复。本文从脾入手,分析了脾主运化,主思、藏意,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功能与情志病发生的密切关系,提出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兼治其它脏腑功能紊乱,并配合...
- 李翠娟巩振东赵子冰
- 关键词:情志病
- 文献传递
- 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大鼠腮腺AQP1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动态演变过程中大鼠腮腺唾液流量、渗透压、AQP1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中医"恐伤肾"理论,运用猫吓孕鼠方法制作仔鼠肾虚体质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作肾虚证候动物模型,观察正常对照组、肾虚体质组、肾虚证候组大鼠唾液流量、渗透压及腮腺AQP1的变化。结果 (1)一般状况比较:造模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精神状态良好,皮毛浓密有光泽,饮食正常,大小便良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体质组大鼠体重略轻,精神不振,毛发光泽度欠佳,部分大鼠有脱毛现象,摄食量欠佳,大便质软,小便偏多。肾虚证候组大鼠平均体重最轻,毛发稀疏,均有毛发脱落表现,胆小易惊,喜抱团取暖,精神萎靡,活动较少,摄食量少,大便多不成形,小便量多。(2)唾液流量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体质组唾液分泌减少,流量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证候组唾液流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唾液渗透压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体质组及肾虚证候组唾液渗透压均较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腮腺组织AQP1免疫组化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体质组及肾虚证候组腮腺AQP1表达均减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肾虚体质组比较,肾虚证候组AQP1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5)腮腺组织AQP1免疫印迹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体质组及肾虚证候组腮腺AQP1表达均减少,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肾虚体质组比较,肾虚证候组AQP1表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随着"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的动态演变过程,大鼠唾液流量、渗透压及腮腺AQP1表达均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肾虚状态的加重,相应指标的变化更加明显,说明了唾液的分泌确实与肾功能的盛衰密切相关,其发生的内在机
- 李翠娟杨剑巩振东孙理军呼睿王艺璇
- 关键词:唾液流量AQ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