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基金
- 作品数:19 被引量:263H指数:11
- 相关作者:朱新平王广军陈昆慈吴锐全谢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高体革鯻的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对高体革鯻的形态特征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体呈纺锤型,扁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至2个或多个黑色椭圆形斑;各鳍式为,背鳍XⅡ~XⅣ-12—14,胸鳍Ⅱ-13—15,腹鳍Ⅰ-5,臀鳍Ⅲ-8~10,尾鳍16~18;第一鳃弓外鳃耙数为29~32;侧线鳞式为86~103,14~16/24~28-A。腹膜为银白色,鳔两室;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为16~22个;左右两肾脏在后部相连,头肾近三角形;脊椎骨为25枚;体腔具脂肪块,脂肪块的重量占体重的11.95%-16.60%。高体革鯻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m+2sm+2st+42t,NF为52。
- 潘德博骆豫江朱新平陈昆慈李凯彬郑光明
- 关键词:高体革鯻核型
- 高体革鯻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常规方法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1.9%,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8%、7.1%和1.2%;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3%,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26%,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超过FAO标准,接近或超过鸡蛋蛋白标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9%,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4%,DHA和EPA含量为4.9%,与海水鱼类较接近,远高于一般淡水鱼类。由于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几乎为一般鱼类粗脂肪含量的两倍,所以其鲜肉中DHA和EPA的含量亦高于一般海水鱼类。与体内的脂肪块相比,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DHA和EPA含量则较高。
-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郑光明陈永乐潘德博
- 关键词:高体革鯻肌肉脂肪营养成分
- 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囊膜蛋白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囊膜蛋白(KHV-MEP)的功能及锦鲤疱疹病毒(KHV)的感染机制,根据KHV-ME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从自然感染KHV发病的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肝组织总DNA中扩增获得特异性基因片段。将所得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 Simple Vector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T-KMEP;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并采用氨基酸亲水性分析软件TMpred对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在对该片段所编码氨基酸可能抗原位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PCR改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BV-KMEP1和pBV-KMEP2。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大小为771bp,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KHV-MEP基因(AB178537)的同源性为100%,是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蛋白由25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2kD,等电点(PI)为8.65。该序列含有4个跨膜区,可构成主要抗原决定簇。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就是锦鲤主要囊膜蛋白全基因。
- 谭爱萍邹为民赵飞姜兰陈信廉劳海华简清陆小萏罗理
- 关键词:锦鲤疱疹病毒原核表达载体
- 副溶血弧菌对斜带石斑鱼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为了研究感染副溶血弧菌对斜带石斑鱼体内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影响 ,分别对斜带石斑鱼腹腔注射浓度为 5× 10 8cfu/ml、5× 10 7cfu/ml、5× 10 6cfu/ml的副溶血弧菌悬浮液 ,在注射后 2 4h、4 8h、72h、12 0h和 192h尾部取血 ,测定其血清中NOS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注射副溶血弧菌后斜带石斑鱼血清中NOS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且高浓度组NOS活力显著高于低浓度组 ,证明注射副溶血弧菌可以诱导斜带石斑鱼体内NOS活力的升高。
-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朱宏友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一氧化氮合酶斜带石斑鱼鱼体酶活力
- 黄喉拟水龟雌、雄生长及形态差异被引量:19
- 2003年
- 人工饲养新孵出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Cantor)龟苗,试验期为44个月。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雌、雄性别在背甲长、背甲宽、体高的形态参数及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上没有明显差异;雌、雄性别形态的区别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雌性腹甲平坦,尾巴短小,泄殖孔近尾基部;雄性腹甲内凹,尾巴粗壮,泄殖孔远离尾基部。雌、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雄性生长快于雌性。在试验期间,雄性个体增重为雌性个体的1.253倍。
- 朱新平陈永乐魏成清刘毅辉
- 关键词:黄喉拟水龟体高体重第二性征
- 温度和盐度对宝石鲈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7年
- 宝石鲈(Scortum barcoo)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杂食性、中型经济淡水鱼类,对饵料要求不高,生长速度较快,肌肉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001年首次被引进中国,2004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该物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同时为宝石鲈的开发利用提供基本数据,本研究对宝石鲈的胚胎发育时序及不同水温和盐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做了较为祥细的观察与研究.采用人工催产、授精获得受精卵,在水温(27.0±0.5)℃孵化,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成熟卵圆形、透明、漂浮性,卵径0.87~0.92 mm,吸水后卵膜膨胀直径为2.10 mm左右;胚胎明显特征是有一个直径为0.50 mm左右的大油球.出膜仔鱼全长2.00 mm左右,出膜4 d后卵黄完全吸收,并开始摄食,此时仔鱼全长3.5~3.7 mm.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水温分别是21 ℃和31 ℃,最适水温范围是24~27 ℃,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0~8,盐度8时,各个发育时期的胚胎和仔鱼的存活率最高,12为临界盐度.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掌握好温度和盐度,以获得最佳的种苗生产效果.
- 陈昆慈朱新平杜合军谢刚刘毅辉郑光明陈永乐
- 关键词:宝石鲈胚胎发育温度盐度
- 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9年
- 分别用添加虾青素和螺旋藻的饲料饲喂血鹦鹉(红魔鬼Cichlasoma citrinellum和紫红火口C.synspilum杂交所得的子一代),研究了虾青素和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试验1: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30、100、300、500、700、900 mg/kg虾青素,饲养60 d后,各试验组鱼的尾鳍色素含量分别为24.12、34.62、88.42、110.91、146.83、163.56、167.67 mg/kg(干组织),皮肤中色素含量分别为34.02、48.31、68.68、79.41、118.87、132.50、141.97 mg/kg(干组织)。试验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3%、5%、10%、15%的螺旋藻,饲养60 d后,各试验组鱼的尾鳍色素含量分别为24.12、30.22、33.47、47.74、55.79、62.35 mg/kg(干组织),皮肤中色素含量分别为34.02、38.66、36.99、39.70、52.74、54.62 mg/kg(干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螺旋藻均可有效改善血鹦鹉体色,且虾青素的增色效果显著强于螺旋藻,建议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为500 mg/kg。
- 张晓红吴锐全王海英欧阳冰吴立新牛纪峰
- 关键词:血鹦鹉虾青素螺旋藻体色
- 高体革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被引量:14
- 2008年
- 通过观察、描述和拍照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仔、稚鱼的生长和发育进行了研究,以了解高体革鯻仔、稚鱼的发育规律,为规模化苗种培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在水温26.6~29.7℃的培养条件下,高体革鯻初孵仔鱼全长为(2.65±0.19)mm(n=20),其卵黄囊体积为(0.74±0.15)mm^3(n=20),油球体积为(0.07±0.17)mm^3(n=20)。1日龄仔鱼,眼睛有色素沉积,鳃弓显现;2日龄仔鱼,嘴可张开,肠道会蠕动,鳔可见;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个体发育进入仔鱼后期;20日龄,运动器官发育完全并生出鳞片,个体发育进入稚鱼期;23日龄,稚鱼侧线鳞可见;28日龄,全身披鳞,个体发育进入幼鱼期。对仔稚幼鱼全长和日龄进行回归,其生长模型为TL=-0.0003 D^3+0.0339 D^2+0.1992 D+3.4288(R^2=0.9913)。体重与体长的相关式为W=0.0001 L^2.5059(R^2=0.9976)。体高与体长的相关式为L=0.0005H^3-0.0353H^2+1.0125H-4.620(R^2=0.993).
- 骆豫江朱新平潘德博陈昆慈李凯彬
- 关键词:高体革鯻仔鱼稚鱼发育
- 水温和饵料对宝石鲈稚、幼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 2011年
- 通过对宝石鲈稚、幼鱼在不同水温及饵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研究,初步确定宝石鲈稚、幼鱼最适生长水温为30℃左右;在试验选用的5种饵料中,卤虫是最适合其稚、幼鱼期生长发育的饵料。在最适条件下,宝石鲈稚、幼苗表现出最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为宝石鲈的苗种培育提供了重要资料,直接指导了生产实践。
-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谢刚郑光明
- 关键词:宝石鲈稚幼鱼水温饵料成活率
- 大口黑鲈投喂两种不同饲料对水质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为了研究投喂两种不同饲料(冰鲜下杂鱼与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养殖水质指标的影响,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28d的饲养试验。对水体中的COD、PO4--P、TP、TN、NH3-N、NO3--N、NO2--N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养殖一个月后冰鲜组比饲料组要高许多:杂鱼组COD、PO4--P、TP、TN、NH3-N、NO3--N、NO2--N分别为25.3mg/L、2.4mg/L、2.28mg/L、3.44mg/L、2.91mg/L、0.52mg/L、0.075mg/L,而配合饲料组分别为10.2mg/L、0.58mg/L、0.855mg/L、2.17mg/L、0.29mg/L、0.048mg/L、0.03mg/L。特别是PO4--P、TP,冰鲜组分别为饲料组的4.2倍和2.7倍。这说明投喂人工饲料可以减轻有机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控制PO4--P、TP的增加方面效果显著。试验结果对于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王海英胡朝莹郁二蒙
- 关键词:配合饲料水质大口黑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