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SH006)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生勇杨洪芹张长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福利
  • 2篇农村
  • 2篇孤儿
  • 2篇福利
  • 1篇社会保护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福利体系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过程
  • 1篇社会救助
  • 1篇社会支持
  • 1篇身份
  • 1篇农村社会
  • 1篇污名
  • 1篇污名化
  • 1篇历史性考察
  • 1篇救助
  • 1篇福利体系
  • 1篇艾滋病

机构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杨生勇
  • 1篇张长伟
  • 1篇杨洪芹

传媒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农村孤儿抚育的变迁——从宏观社会结构与农村社会微观变动视角考察被引量:2
2010年
农村孤儿抚育是农村孤儿福利甚或农村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缩影。农村孤儿抚育问题探讨的不仅是某一特殊群体和某一类特殊性论题,作为一项社会事实更牵涉到社会结构的多个层面和领域,故需要探讨国家宏观层面整体性的社会政治变迁和微观层面农村社会自身的社会政治变迁对农村孤儿抚育问题的总体性影响,并将之置于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大背景下,关注农村政策变动下孤儿抚育所体现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态与互动过程。
杨生勇
关键词:社会变迁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型趋向:正式支持主导的多元系统被引量:2
2010年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农村社会支持结构也发生着急剧变化。在社会转型视野下阐释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机制及阶段性特征,以及这种转型和特征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方式,进而提出农村社会支持结构从非正式支持为主向正式支持为主的转型方向和趋势,对推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杨生勇
关键词:农村社会支持
“污名”和“去污”:农村艾滋孤儿受损身份的生成和消解——基于J镇艾滋孤儿社会化过程的历史性考察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通过J镇个案研究发现,农村艾滋孤儿的受损身份由外在建构与内在认同两方面交织而成。外在建构表现为歧视环境的营造、血缘关系的淡化、熟人社会的冷遇;内在认同有消极的自我概念、学习能力的怀疑、自我边缘化心态三种表现形式。艾滋孤儿的早期社会化是伴随着污名化进行的,污名化即为他们的早期社会化。
杨生勇杨洪芹
关键词:艾滋孤儿污名化
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护: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福利体系的重构——以河南省S县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通过问卷对河南省S县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河南省针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政策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救助水平较低、救助专业化水平不高、发展性救助措施效果一般等问题。基于社会保护理论的视角,为了促进艾滋病致孤儿童健康成长,必须构建社会保护取向的社会福利体系。
张长伟
关键词: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福利体系社会救助社会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