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5222)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龙思方龙友国余跃生邱祥智戎聚全更多>>
相关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型
  • 2篇遗传学
  • 2篇群体遗传学
  • 2篇系统发生树
  • 2篇基因座
  • 2篇汉族
  • 2篇汉族人
  • 2篇汉族人群
  • 2篇STR
  • 2篇STR基因
  • 2篇STR基因座
  • 2篇ABO血型
  • 1篇血型分布
  • 1篇族群
  • 1篇民族
  • 1篇民族群体
  • 1篇基因
  • 1篇基因频率
  • 1篇ABO血型分...
  • 1篇藏族人群

机构

  • 4篇黔南民族医学...

作者

  • 4篇龙友国
  • 4篇龙思方
  • 3篇余跃生
  • 2篇戎聚全
  • 2篇邱祥智
  • 1篇黄文强
  • 1篇陆玉炯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南方27个民族群体的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27个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对27个民族群体CSF1PO、TPOX和TH01基因座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27个民族群体的CSF1PO、TPOX和TH01三个基因座分别以等位基因10、11、12,8、11和7、9的频率最高。蒙自壮族与罗平布依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3),罗平布依族、玉溪傣族间的遗传距离次之(0.0033);浙江畲族和广州汉族遗传距离最大(1.0565)。汉族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分别聚为一大族,少数民族群体按“百越”族系和“南蛮”族系及地理位置再聚为6支。结论:相互聚类的民族群体间在历史上有一定族源关系,同时提示群体的基因频率分布与地域呈平行关系。
龙友国余跃生龙思方戎聚全邱祥智陆玉炯
关键词:STR系统发生树群体遗传学
瓮安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贵州瓮安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用玻片法检测2572名汉族人群ABO血型,并与南方其他5个汉族人群的ABO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瓮安汉族人群ABO血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72,P﹥0.05)。其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A、B、O的基因频率p、q、r分别为0.1885、0.1445和0.6670(r﹥P﹥q)。该人群中男女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05),但和岳阳、湘西、怀化、南充和黔南等汉族人群间ABO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8,P﹤0.05)。[结论]瓮安汉族的O型频率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不同地域的汉族ABO血型分布不同。
江家志龙友国龙思方
关键词:ABO血型基因频率汉族
中国17个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中国17个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关系。方法收集中国17个汉族人群D16S539、D7S820和D13S317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资料,计算他们间的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江苏、河南、太原、江西、安徽、台湾和深圳汉族聚为一大类,泉州、广东、福建、潮汕汉族为一类,荆州、成都、湖南、西安和贵州汉族为一类,而广西汉族单独为一类。结论研究结果与遗传学和民族学研究结果一致,并提示17个汉族人群STR基因频率分布与地理距离呈平行关系。
龙友国邱祥智龙思方余跃生戎聚全
关键词:STR系统发生树群体遗传学汉族
藏族人群ABO血型分布及其遗传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和印度28个藏族群体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Phylip3.68和MEGA4.1遗传分析软件包对基因频率数据进行处理,输出Nei’s遗传距离,分析他们的遗传关系。结果: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和印度藏族群体ABO血型表型分布特征为O>A>B>AB,民族指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63~0.98和0~0.0072。结论:各地藏族的先民可能存在一定的历史渊源,由于其历史上的分化事件不同,而致不同地区藏族群体ABO血型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存在多样性。
龙友国黄文强余跃生龙思方
关键词:ABO血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