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JJ40122)
-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玉娥项文化雷丕锋黄志宏周光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韶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林木树干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07年
- 树干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每年消耗碳同化总量(NPP)的11%~33%。受测定技术所限,过去对树干呼吸的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十几年来,由于大气CO2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树干呼吸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测定树干呼吸的方法较多,早期一般采用气体交换法和密闭方法,最近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6400)或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树干呼吸采用开路系统测定方法。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树干呼吸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即从早晨开始,树干呼吸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到午间有所降低,之后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降低。2)树干呼吸的季节动态为:生长季的树干呼吸速率明显高于非生长季,即从春季到夏季树干呼吸速率呈持续升高态势,高峰值出现在7或8月,尔后逐渐下降。树干呼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影响因子较多。直接影响因子有气象因子(如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和生物因子(如树种、树龄、径阶、边材积和树干氮含量等);而纬度、海拔和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气象因子或生物因子而间接影响树干呼吸。诸多因子中,树干温度对树干呼吸的贡献最大(Q10可描述树干呼吸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树干呼吸机理及其影响因子乃是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采用统一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影响树干呼吸的内外因素,建立树干呼吸的相关模型,为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 马玉娥项文化雷丕锋
- 关键词:树干呼吸CO2浓度
- 南岭典型森林树种蒸腾作用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 Licor-6400对南岭森林生态系统中几种典型树种的蒸腾作用日进程进行了观测.观测表明:(1)处于林冠层不同高度的树种(藜蒴 Castanopsis fissa 和羊角杜鹃 Strophanthus divaricatus)其蒸腾作用日进程变化特征不同;(2)针叶树(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阔叶树(藜蒴和羊角杜鹃)二者具有不同的蒸腾作用日变化进程.
- 黄志宏周光益田大伦
- 关键词:蒸腾作用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