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02A03)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玉平沈建忠杨福江吴永宁罗忠俊更多>>
相关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变性高效
  • 3篇变性高效液相
  • 3篇变性高效液相...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变性高效液相...
  • 1篇单胞菌
  • 1篇药物
  • 1篇沙门菌
  • 1篇嗜水气单胞菌
  • 1篇气单胞菌
  • 1篇临床分离菌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调查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式反...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机构

  • 3篇邢台医学高等...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玉平
  • 2篇吴永宁
  • 2篇杨福江
  • 2篇沈建忠
  • 1篇林居纯
  • 1篇舒刚
  • 1篇吕程
  • 1篇罗忠俊

传媒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沙门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和分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PCR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相结合的方法,对沙门菌进行鉴定和分型。[方法]针对16S rRNA基因或16S-23S之间序列保守区设计3对引物S1、S2和S3,PCR扩增产物或杂交产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鉴定。[结果]柱温50℃时,引物S1产物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显示为特异DHPLC图谱;柱温61.4℃时,引物S2杂交产物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显示为特异DHPLC图谱;引物S3可用于沙门菌的特异鉴定,但不能区分血清型;同一血清型内各菌株基因高度保守。[结论]PCR-DHPLC方法适用于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分型,但不适于同一血清型内的菌株分型。
杨福江王玉平吴永宁沈建忠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沙门菌RRNA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福氏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针对16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检出率等指标测定。结果柱温61.4℃时,5种致病菌PCR产物分别呈现特异DHPLC色谱图,保留时间均为7min左右。对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限均为5~10CFU/ml,福氏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H7均为1~5CFU/ml。对83株目的分离株的检出符合率为100%,38株非目的分离株检测均为阴性;对人工污染食品中的5种致病菌均可正确检出。结论该PCR-DHPLC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食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高通量快速检测。
杨福江王玉平吴永宁沈建忠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聚合酶链式反应食源性致病菌16SRRNA基因
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被引量:20
2009年
摘[目的]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从不同水生动物体内分离、鉴定出120株嗜水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对18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20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其中,对p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为38%~90%;氨基糖苷类药物中,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100k,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其他类药物中,对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小于50%,而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77%〈之间;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中介率较高。[结论]水生动物嗜水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林居纯罗忠俊舒刚吕程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建立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HPLC),同时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沙门菌、副溶血弧菌、福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方法]针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毒力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用高效变性液相色谱仪检测。[结果]柱温50℃时,5种致病菌PCR扩增产物分别呈现特异DHPLC色谱图,并可充分分离。本方法检测灵敏度小于5cfu/ml,对目的分离株的正确检出率大于98%(82/83),38株非目的分离株检测均为阴性;对人工污染食品中的5种致病菌均可正确检测。[结论]该DHPLC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同时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适合于大批样品的快速筛检。
王玉平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食源性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