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作品数:89,188 被引量:570,293H指数:147
相关作者:乐茂华李琳周云贾德民郝志峰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090篇期刊文章
  • 3,489篇会议论文
  • 2,060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947篇医药卫生
  • 10,072篇理学
  • 9,4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7,583篇农业科学
  • 6,785篇经济管理
  • 5,381篇生物学
  • 3,855篇化学工程
  • 3,85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45篇电子电信
  • 2,840篇建筑科学
  • 2,36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93篇电气工程
  • 2,098篇机械工程
  • 2,018篇天文地球
  • 1,76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35篇文化科学
  • 1,1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733篇动力工程及工...
  • 518篇社会学

主题

  • 9,063篇细胞
  • 4,099篇基因
  • 3,131篇蛋白
  • 2,234篇肿瘤
  • 1,672篇网络
  • 1,645篇免疫
  • 1,446篇血管
  • 1,406篇活性
  • 1,405篇干细胞
  • 1,230篇分子
  • 1,217篇图像
  • 1,216篇催化
  • 1,202篇纳米
  • 1,190篇病毒
  • 1,127篇小鼠
  • 1,102篇凋亡
  • 1,035篇信号
  • 929篇企业
  • 883篇增殖
  • 854篇受体

机构

  • 13,08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351篇中山大学
  • 5,896篇广东工业大学
  • 5,474篇暨南大学
  • 5,08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383篇南方医科大学
  • 4,37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893篇中国科学院
  • 2,541篇广州中医药大...
  • 2,34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3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2,104篇广州大学
  • 1,941篇汕头大学
  • 1,555篇广州医科大学
  • 1,547篇深圳大学
  • 1,40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38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70篇五邑大学
  • 1,19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114篇佛山科学技术...

作者

  • 313篇乐茂华
  • 181篇李琳
  • 175篇周云
  • 170篇贾德民
  • 151篇蔡延光
  • 150篇汪朝阳
  • 150篇郝志峰
  • 147篇刘颂豪
  • 144篇邢达
  • 136篇汤庸
  • 132篇毛宗源
  • 132篇陈规划
  • 130篇蔡健
  • 129篇方驰华
  • 126篇余林
  • 121篇莫金垣
  • 120篇刘应亮
  • 120篇张立臣
  • 114篇陈新
  • 113篇刘永清

传媒

  • 1,43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75篇中山大学学报...
  • 935篇南方医科大学...
  • 871篇中国病理生理...
  • 775篇广东医学
  • 715篇中山大学学报...
  • 645篇华南师范大学...
  • 622篇计算机工程与...
  • 61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89篇暨南大学学报...
  • 543篇广东农业科学
  • 463篇热带医学杂志
  • 456篇华南农业大学...
  • 426篇广东工业大学...
  • 361篇物理学报
  • 350篇计算机工程
  • 34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36篇计算机应用研...
  • 333篇计算机科学
  • 315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24
  • 1,913篇2023
  • 3,774篇2022
  • 4,108篇2021
  • 4,057篇2020
  • 4,349篇2019
  • 4,142篇2018
  • 4,020篇2017
  • 3,801篇2016
  • 3,591篇2015
  • 3,971篇2014
  • 3,870篇2013
  • 4,060篇2012
  • 4,459篇2011
  • 4,653篇2010
  • 4,798篇2009
  • 4,981篇2008
  • 4,874篇2007
  • 4,765篇2006
  • 3,822篇2005
89,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Markov跳跃Lyapunov方程的迭代求解算法及收敛性分析
若一个动态系统中的各个状态可用一个可数的模态集表示,且各模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可由Markov链表示,则可以用Markov跳跃系统模型来描述该系统。Markov跳跃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研究Markov跳跃系统具有重要...
游顺强
关键词:MARKOV跳跃系统LYAPUNOV矩阵方程收敛性
超声耦合生物沥浸改善市政污泥脱水性能及协同去除抗性基因的研究
污泥脱水处理是污泥减量化和为后续处置创造条件的关键步骤。以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基础功能菌的生物沥浸法已被证实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生物沥浸法存在污泥脱水效率不高和反应时间长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发展,...
黄锦佳
关键词:抗性基因
文献传递
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
通过对《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2017)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修订程度存在不足,这既是由标准的普适性及通用性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湿热气候应对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面对其复杂性需要形成更加综合更加系...
徐拓
关键词:绿色建筑湿热气候
文献传递
典型双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富集转化规律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 compounds,BPs)是广泛应用于涂料、膜材料、电子产品制造、包装材料及其它日用品等工业品和消费品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即使在低浓度水平下仍会干扰人体和动物等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
蔡苗
关键词:污染分布健康风险评价
文献传递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技术挖掘广东虫草光调节转录因子
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对真菌的多种生命活动均有重要的影响,而真菌中存在多种光受体,能够感应光的诱导进而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真菌的生长发育、代谢及节律等过程。广东虫草作为第二种获批新食品原料的虫草类真菌,并已被证明...
张成花邓旺秋李泰辉
关键词:光受体转录因子
文献传递
用抑制消减杂交(SSH)和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和鉴定石斑鱼抗病毒新功能基因
石斑鱼是我国广东等南方沿海各省的名贵海水养殖鱼类。虹彩病毒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鱼类传染性病毒之一,至今已感染包括石斑鱼在内的100多种养殖鱼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缺乏养殖石斑鱼的遗传背景和基因组信息,尚不清楚石...
许丹崔化春赖荣晔秦启伟
关键词:石斑鱼抑制消减杂交功能基因抗病毒微阵列技术SSH
文献传递
一个新型充分必要指数稳定性定理
经典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提供了定号到定号模式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即:选择一个正定函数V>0,确定负定的V<0沿系统的解成立。对于V≤0的情况,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概念被扩展到采用定号到半定号模式分析方法的不变集原理,即:选择...
胥布工
关键词:动态系统
文献传递
中国金线鱼属鱼类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金线鱼属(Nemipterus)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金线鱼科(Nemipteridae),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金线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经济鱼类,是南海北部区域最主要的渔获种类之一[1],
宁平吴仁协刘静
关键词:金线鱼属系统发育中国海
颈静脉球内侧壁的临床解剖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内侧壁的解剖学特点,为颈静脉球部位的外科手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显微镜下解剖1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乳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颈静脉球部位.观察颈静脉球内侧壁部位的结构特点及神经走行关系;在5具干颅骨标本上观察颈静脉球内侧壁的骨性标志。结果颈静脉孔内口、颞骨颈静脉突、枕骨颈静脉突、硬脑膜及经该部位穿行的Ⅸ、Ⅹ、Ⅺ颅神经共同构成了颈静脉球内侧壁;在颈静脉球内侧壁白前上往后下做一弧形斜线,斜线的前下位置为神经部,为神经纤维束穿行部位;后上部位为静脉部位,颈静脉球壁与颞骨岩部及硬脑膜紧贴;舌咽神经走行在前上位置,多数有岩下窦的开口将之与迷走神经分隔,中间有条索状的纤维组织分隔。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颈静脉球内侧壁走行关系密切,本组有26侧(86.67%)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有硬脑膜间隔,4侧(13.33%)硬脑膜间隔不明显。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无明显间隔穿人颈静脉球内侧壁,多数迷走神经与副神经容易区分;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走行在颈静脉球内侧壁的下方。结论颈静脉孔内口、颞骨岩部的部分骨质、枕骨的部分骨质、后组颅神经、硬脑膜及静脉壁共同组成颈静脉球的内侧壁,了解该部位的解剖学特点能够对颈静脉球部位手术提供理论指导,减少手术并发症。
田广永段永畅石小田于巧莲彭志强黄美贤徐达传
关键词:颈静脉球
两跳MIMO中继系统通信性能分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描述了两跳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中继系统模型,概述了中继通用的转发策略以及系统性能分析常涉及到的信道模型和信源发射方案,详细介绍了两跳MIMO中继系统通信性能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比较了不同发射策略系统的性能,最后探讨和展望了两跳MIMO中继系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MIMO中继系统的性能分析为MIMO中继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李光平杨亮冯久超Steven D Blostein
关键词:MIMO信道模型
共9,3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