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研究基金(200708)
-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7
- 相关作者:余跃生张庆忠宋国琴陆玉炯骆文斌更多>>
- 相关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黔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白裤瑶人群12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了解白裤瑶人群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412名(男性208人,女性204人)白裤瑶人群的12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出各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白裤瑶人群卷舌、叠舌、前额发际、鼻尖、耳盯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类型、小指弯曲、鼻背侧面观、鼻孔形状和发型12对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2693、0.0717、0.1010、0.0258、0.0652、0.3120、0.1228、0.1242、0.5458、0.1567、0.4492和0.017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些遗传性状对探讨白裤瑶人群起源、分化、演进以及与其他民族群体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田培燕陈应康罗惠刘静陆玉炯余跃生
- 关键词:基因频率遗传性状白裤瑶瑶族
- 贵州彝族白族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贵州彝族、白族部分遗传性状分布及其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6对性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贵州彝族前额发际、发质、眼睑、睫毛、耵聍和达尔文结节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20.6%、34.3%、74.4%、76.3%、25.4%和60.8%;白族则分别为17.2%、39.3%、64.9%、86.2%、15.5%和66.8%。两民族眼睑、睫毛和耵聍3对性状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性别间发质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彝族男女间耵聍和达尔文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贵州两民族群体多为非尖型前额发际、软性发质、双眼皮、长睫毛、干型耵聍和有达尔文结节,6项群体遗传学特征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
- 关键词:遗传性状群体遗传学彝族白族
- 布依族人手的应用人类学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探讨了布依族人手的形态特征,为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和整形外科、机械设备、工具制造、手防护用具等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国际通用的手部测量方法,测量了312名(男153,女159)布依族人手44项指标。所测数据均为男性大于女性(P<0.01),测量项目右侧大于左侧的男性为75%,女性为81.82%;手形厚度、围度、长度和宽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掌指数男性为96.56、女性为93.84,手指数男性为46.12、女性为45.66。结果表明,布依族人手形态具有左右侧非对称性和明显的性别差异;手型呈短宽型,指型呈短粗型。
- 骆文斌李建富余跃生王开明
- 关键词:应用人类学活体测量手型布依族
- 贵州苗族、水族10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被引量:16
- 2010年
- 本文调查了贵州苗族448人、水族465人10对群体遗传学性状。结果显示:贵州苗族和水族群体睫毛、拇指类型、中指毛3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叠舌、卷舌、前额发际、耵聍、鼻尖、环食指长、小指弯曲7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贵州苗族、水族群体10对遗传性状间相关性不大。
- 张庆忠陆玉炯宋国琴余跃生
- 关键词:基因频率遗传性状苗族水族
- 苗族大学生手、足围度与体重的关系
- 2015年
- 目的:探讨苗族大学生手、足围度与体重的关系,为体质人类学、民族学、法医学、刑侦学和医疗保健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邵象清编著《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456名(男166,女290)苗族大学生手足的围度和体重进行活体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计算出关节围、掌围、拳围、足围、跖围、足跟围和体重的均数、相关系数及推算出体重的回归方程。结论:腕关节围、掌围、拳围、足围、跖围、足跟围与体重呈显著相关,所得回归方程可用于推算苗族大学生的体重。
- 骆文斌杨正华余跃生张万李建富
- 关键词:体质人类学体重围度苗族
- 布依族人足形态的非对称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布依族成年人足的非对称性,为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和鞋型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足部测量方法,测量了312名(男153,女159)世居贵州黔南地区的布依族成年人足18项指标。结果:足部形态指标多呈非对称性。足长左侧〉右侧差值均数男性为(5.34±2.56)mm、女性为(4.42±1.57)mm;足长左侧〈右侧差值均数男性为(4.58±1.70)mm,女性为(4.70±2.05)mm。足长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构成比男性分别为39.87%、36.60Z和23.53%,女性分别为37.11%、45.91%和16.98%。结论:布依族成年人足形态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 骆文斌余跃生李建富王开明
- 关键词:体质人类学布依族
- 贵州苗族、水族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对贵州苗族、水族人群共913人(苗族448人,水族465人)的叠舌、卷舌、前额发际、耳耵聍和足趾长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民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和耵聍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足趾长差异不明显(P>0.05);两民族性别间前额发际差异极显著(P<0.01),苗族男女间卷舌差异明显(P<0.01);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间相关性不大;贵州苗族与水族遗传距离较远.
- 张庆忠陆玉炯宋国琴余跃生
- 关键词:遗传性状群体遗传学水族
- 贵州彝族白族8项群体遗传学性状的特征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探讨贵州彝族、白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出现率分布及其特征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的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8对群体遗传学性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民族间、性别间以及两两特征间相关性的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彝族翻舌、卷舌、唇厚、下颏类型、利手、拇指类型、中指毛、小指弯曲8对遗传性状显性出现率分别为56.8%、8.3%、11.7%、58.1%、86.2%、39.0%、56.4%、53.0%;白族则分别为62.4%、8.8%、15.0%、50.9%、91.2%、44.5%、60.4%、49.6%。结论:①贵州彝族、白族群体在下颏类型和利手2对性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彝族卷舌男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白族拇指类型男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8项群体遗传学特征间相关性较小。
- 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
- 关键词:遗传学特征群体遗传学彝族白族
- 水城彝族白族ABO血型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贵州水城彝族、白族群体ABO血型分布特征及其基因频率。方法:采用玻片快速凝结法,检测1109人(彝族515人、白族594人)ABO血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水城彝族ABO血型分布特征为A>O>B>AB,p、q和r分别为0.2799、0.2134和0.5067;白族为O>A>B>AB,p、q和r分别为0.2390、0.1305和0.6305。结论:不同民族间ABO血型分布存在差异。
- 张庆忠宋国琴龙思方余跃生
- 关键词:ABO血型彝族白族
- 贵州彝族、白族7项面部生物学特征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出现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按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和吴汝康等编的《人体测量方法》方法和标准,调查了879人彝族、白族(其中彝族472人、白族407人)6对遗传性状,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彝族、白族鼻翼比眼间距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上唇高度和耳廓外展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彝族性别间眉毛、上唇高度(P<0.01)和口裂宽度(P<0.05)差异有显著性,白族男女间眉毛、耳廓外展度和上唇高度(P<0.01或P<0.05)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 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
- 关键词:彝族白族面部特征人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