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1-4-55)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陈东亮彭镇华高志民更多>>
相关机构:国际竹藤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2篇生物胁迫
  • 2篇胁迫
  • 2篇麻竹
  • 2篇毛竹
  • 2篇非生物
  • 2篇非生物胁迫
  • 2篇靶基因
  • 2篇MIRNA
  • 1篇异位表达
  • 1篇拟南芥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胁迫条件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克隆
  • 1篇激素
  • 1篇NAC转录因...

机构

  • 4篇国际竹藤中心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陈东亮
  • 1篇彭镇华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毛竹miR397和miR1432的克隆及其逆境胁迫响应表达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miRNA作为一种非编码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分析毛竹miR397和miR1432前体序列的结构特点,研究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其经光照、温度、干旱、Na Cl等非生物胁迫以及激素处理后的表达变化,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其功能以及未来竹子抗逆育种的分子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茎环引物法和RT-PCR技术,以毛竹为材料分离miR397和miR1432的前体序列,利用在线平台Web LOGO分析miRNA成熟序列的碱基保守性,用MEGA 6.0软件构建基于miRNA前体的系统进化树。借助在线平台RNAfold Web Server预测二者前体二级结构。直接从Bamboo GDB下载phe-miR397和phe-miR1432前体上游的1 500 bp序列,利用在线平台Plant CARE分析其所含作用元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phemiR397和phe-miR1432在毛竹根、茎、叶和鞘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检测经黑暗、强光(1 500μmol·m-2s-1)、高温(42℃)、低温(4℃)、Na Cl(250 mmol·L-1)、GA3溶液(100μmol·L-1)、ABA溶液(100μmol·L-1)处理2 h后毛竹叶片中phe-miR397和phe-miR1432的表达变化。【结果】从毛竹中分别克隆出miR397和miR1432的前体序列,均为88 bp,且分别包含其成熟序列,均为21 bp。前体序列均能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且成熟序列均产生于前体茎环结构5'端臂上。miR1432家族成熟序列的碱基保守性整体高于miR397家族。毛竹二者前体上游调控区均含有启动子基本作用元件,如TATA-box,CAAT-box;同时存在很多逆境(光、干旱、温度等)胁迫相关响应元件以及激素响应元件等,意味着phe-miR397和phe-miR1432可能受到逆境胁迫和激素的调节。phe-miR397和phe-miR1432均在叶鞘中表达丰度最高,最低丰度phe-miR397出现在幼茎中,而phe-miR1432则在叶片中。经强光、黑暗、高温、低温、Na Cl等胁迫处理后,叶片中phe-miR397和phe-miR1432的表达均下调;干旱和ABA处理后,phe-miR397的表达下调,而p
王丽丽赵韩生孙化雨董丽莉娄永峰高志民
关键词:毛竹MIRNA非生物胁迫激素
麻竹miR172a靶基因DlAP2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开花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的DlAP2基因功能,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miR172a靶基因AP2同源序列cDNA全长,命名为DlAP2。结果表明,DlAP2基因cDNA全长为1729 bp,包含5′端非编码区81 bp、开放阅读框1464 bp、3′端非编码区160 bp和24个碱基的Poly A尾巴,在编码框靠近3′端130 bp处有1个高度匹配miR172a的结合位点(CTGCAGCATCATCAGGATTCT)。DlAP2编码487个氨基酸的蛋白,具有两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F家族AP2亚家族的AP2组,与来自其它单子叶植物的AP2蛋白均有较高同源性。RLM-5′ RACE分析表明,miR172a主要在靶序列的第11~12个碱基之间剪切靶基因DlAP2的miRNA。qRT-PCR结果表明,麻竹花芽中DlAP2基因的表达规律与miR172a表达变化正好相反,证明miR172a对DlAP2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高志民娄永峰王丽丽杨丽赵韩生陈东亮
关键词:麻竹基因表达
胁迫条件下毛竹miR164b及其靶基因PeNAC1表达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MicroRNAs(miRNAs)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iR164作为植物特有的miRNA,其主要的靶基因是植物NAC转录因子。为揭示毛竹miR164对其靶基因的调控机制,通过茎环引物法和RT-PCR技术,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中克隆出miR164b成熟序列及其靶基因Pe NAC1。序列分析表明miR164b的靶点位于Pe NAC1编码区,RLM-5'RACE PCR产物测序结果证实切割位点位于靶点的第10-11位碱基之间。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毛竹miR164b和Pe NAC1在根、茎、叶及鞘中均表达,其中miR164b在根中表达丰度最高,在茎中表达丰度最低;而Pe NAC1的表达丰度恰好与miR164b相反。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a Cl(250 mmol·L-1)、低温(4℃)和强光(1 500μmol·m-2·s-1)处理后毛竹叶片中miR164b的表达均明显下调,GA3(100μmol·L-1)处理后miR164b表达量明显上调;而在同样处理条件下,Pe NAC1的表达恰好呈现出与其完全相反的趋势。由此表明,miR164b对靶基因Pe NAC1具有表达调控作用,可能与毛竹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抗逆过程密切相关,这为利用miRNA开展竹子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王丽丽赵韩生孙化雨董丽莉娄永峰高志民
关键词:毛竹MIRNANAC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
麻竹转录因子DlSCL6的基因克隆及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被引量:8
2014年
GRAS家族HAM(Hairy Meristem)亚家族是一类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具有重要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麻竹中得到一个HAM同源基因,命名为DlSCL6。该基因全长2 006 bp,含有5'非编码区129 bp,3'非编码区266 bp,编码区1 611 bp。DlSCL6蛋白具有LHRⅠ,VHIID,LHRⅡ,PFYRE,SAM 5个保守域,且与某些单子叶植物的SCL6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与拟南芥有部分一致性,为43%。DlSCL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分子量约为60 kDa的重组蛋白。在拟南芥中正义表达DlSCL6基因的植株营养期延长,开花延迟,植株粗壮,莲座叶数量增加;而转反义基因的植株开花提前,植株瘦弱,且莲座叶数量明显减少。由此表明,DlSCL6基因能影响转基因植株茎端分生组织的分生状态,从而导致形态建成的变化。
杨丽陈东亮彭镇华赵韩生高志民
关键词:麻竹转录因子拟南芥异位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