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1-YW-11)
-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5
- 相关作者:袁振宏许敬亮李东张宇庄新姝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重点介绍了可溶性载体、不溶性载体以及可溶-不可溶性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3种载体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纤维素酶的稳定性与重复使用性。可溶性载体能提高纤维素酶的操作稳定性,有利于水解不溶性的纤维素,但回收不方便。不溶性载体固定化纤维素酶,回收方便,操作稳定性提高,但即使是提高了比表面积和减少了酶与底物的传质阻力的不溶性磁性纳米材料与膜材料固定化纤维素酶,也大多停留在水解可溶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阶段,不能高效率地水解不溶的纤维素底物。可溶-不可溶性载体固定纤维素酶,既能方便回收,又能水解不溶性的纤维素底物,但存在难固定,沉淀-溶解过程酶活损失大的缺点,期待开发新的固定方法与新的可溶-不可溶性载体。
- 张宇许敬亮袁振宏庄新姝李东
- 木质素降解菌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虫拟蜡菌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是降解木质素选择性能力较强的白腐菌之一。其木质素氧化酶主要由氧化能力不强,只能降解酚结构的MnPs和Laccases组成,MnPs脂肪氧化或其他体系可能能有效替代木质素氧化酶中的LiPs作用,以降解非酚结构。外切葡聚糖酶的活力的缺乏和Ceriporic acid B等小分子中介体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使得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在降解木质素的过程中很好地保留纤维素。足量的氮源,表面活性剂Tween-20和适量的Mn2+的添加能提高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产木质素氧化酶的活力和降解木质素能力。
- 张宇许敬亮李东袁振宏庄新姝郭颖
- 关键词:白腐菌木质素
- 稻秆的高温液态水预处理研究
- 基于高温液态水预处理方法的诸多优越性,以广州郊区的稻秆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考查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压力、液固比以及搅拌转速对稻秆水解的影响,发现在200℃,压力为4.0MPa,液固比为20:1,搅拌转速500...
- 庄新姝徐明忠袁振宏孙永明许敬亮孔晓英吴创之
- 关键词:高温液态水稻秆水解预处理
- 文献传递
- 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对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考察温度、时间、稀硫酸质量分数、固液质量比和玉米秸秆粒度5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以戊糖得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得到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75 min,稀硫酸质量分数1.0%,固液质量比1∶15,玉米秸秆颗粒为40目。此条件下,理论预测戊糖得率为65.018%,试验验证戊糖得率为64.37%,与预测值接近,说明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可应用于稀酸预处理条件的优化。
- 闫志英姚梦吟李旭东刘晓风袁月祥廖银章李娜李江
- 关键词:玉米秸秆稀硫酸响应面分析法
- 棕榈壳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尝试利用Cadidashehatae ATCC 34887、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20251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3株酵母功菌发酵棕榈壳的高温液态水水解液和纤维素酶水解液。酶解液与高温液态水水解液相比,发酵较容易,乙醇产率最高达到理论产率的70%,而水解液发酵仍有许多工艺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 王琼庄新姝张宇徐明忠许敬亮李东袁振宏
- 关键词:发酵燃料乙醇
- 木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介绍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糖化和发酵工艺的研究现状,预处理工艺中目前以化学法最有优势,生物法速率低、;糖化工艺以生物法最有前景,重在降低成本,化学法污染严重,产物复杂;发酵相对预处理和糖化工艺最为成熟,尤其是六碳糖的发酵,五碳糖发酵较难。叙述了生物质合成气制取燃料乙醇中化学法和生物法的研究进展。目前化学法较成熟,但产物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高,但生物法因产物单一性较好也非常有前景,难点在于微生物难培养,生产周期长。展望了今后木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 张宇许敬亮李东袁振宏
- 关键词:燃料乙醇木质纤维素合成气
- 毛栓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及单核菌株产漆酶特性被引量:11
- 2012年
- 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能有效地降解木质素,在生物燃料、制浆和饲料工业等方面具有很高应用价值。为了获得遗传性能稳定的T.hirsuta单核菌株,研究了其菌丝生长培养基的类型、菌丝生长时间(菌龄)、酶解时间、原生质体纯化离心速度和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类型对T.hirsuta YJ-9-1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采用DAPI染色和锁状联合缺失的观察,从再生株中筛选单核菌株并考察其产酶特性。结果表明:采用YGM菌丝生长培养基、88h菌龄、1h酶解时间、4,000r/min原生质体纯化离心速度以及YGMS再生培养基,最终可获得密度大约为5.0×106个/mL的原生质体悬浮液和9.1%的再生率;从200株再生菌株中筛选出了3株单核菌株,其中一株单核菌株D-2-1的漆酶产量比原菌T.hirsuta YJ-9-1明显提高,在第12天其漆酶酶活为771.67U/L,是原菌的1.51倍。
- 李江袁月祥闫志英刘晓风廖银章李娜
- 关键词:白腐菌毛栓菌
- 代谢指纹分析筛选调节金橙黄微小杆菌ATCC49676乳酸产量的代谢物(英文)
- 2012年
- 金橙黄微小杆菌ATCC49676具有巨大的产乳酸潜力.为筛查可能影响或调节乳酸产量的代谢物,研究首先通过全因子实验设计优化并确定了最大乳酸产量的培养基组成.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在基础培养基和优化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的培养物进行代谢指纹分析.显著性分析发现,两种培养条件下胞内的谷氨酸变化最为显著.当ATCC49676在外加谷氨酸培养时,乳酸的产量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对酶定量证实了谷氨酸可降低胞内乳酸脱氢酶含量.研究证实了代谢指纹分析在探究表型特异性胞内代谢物上的价值以及它在改进工业发酵效率上的潜在作用.
- 练荣伟田晶高鹏王希越费旭王一许国旺
- 关键词:乳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L-谷氨酸乳酸脱氢酶
- 纤维素酶水解棕榈壳制取乙醇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先将棕榈壳置于多功能水解反应器中于200℃,4.0 MPa,液固比15∶1,搅拌转速500 r/min条件下纯水预处理5 min,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从21.74%,45.42%变为2.35%,47.63%,再以一定比例混合预处理液与棕榈壳残渣,研究液固比,温度,加酶量和时间对棕榈壳糖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为16∶1最合适,低温37℃比高温50℃更有利于棕榈壳的糖化,从长时间看,加酶量并不完全与原料转化率成正相关,以小于10 FPU/g为宜。糖化效果取决于β-葡萄糖苷酶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以及预处理效果。采用酿酒酵母对糖化液发酵,乙醇得率为77%。通过电镜扫描发现,预处理与酶解后的残渣的结构比原料明显疏松,长条状晶束结构有着不同的程度的破坏,但木质素结构破坏较小。
- 张宇许敬亮王琼徐明忠庄新姝李东袁振宏
- 关键词:葡萄糖乙醇糖化纤维素酶
- 超声波介导的微生物细胞转化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遗传改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微生物育种、临床医学、环境保护等方面。其中,DNA转化技术经常是高效遗传改造的瓶颈之一。应用超声波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技术具有原位、多尺度、活体、高通量、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发展较为迅速。其原理是超声波可以通过声学气穴现象产生一系列的非热能效应,而声学气穴微泡可产生短暂的细胞膜透化作用。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转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微生物细胞转化中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本实验室应用超声波转化法转化革兰氏阳性菌等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特色、优势及现存挑战。
- 王琨滕琳许成钢杨晓红徐健
- 关键词:超声波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