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4128)

作品数:49 被引量:404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相方吴克柳李骞石军太孟悦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气藏
  • 13篇凝析
  • 12篇凝析气
  • 10篇凝析气藏
  • 8篇油藏
  • 7篇地层
  • 6篇反凝析
  • 5篇渗透率
  • 5篇气井
  • 4篇地层测试
  • 4篇电缆地层测试
  • 4篇油气
  • 4篇水平井
  • 4篇凝析油
  • 4篇平井
  • 3篇地层压力
  • 3篇水侵
  • 3篇气田
  • 3篇重力泄油
  • 3篇物质平衡方程

机构

  • 3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延长油田股份...
  • 3篇陕西延长石油...
  • 2篇卡尔加里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37篇李相方
  • 16篇吴克柳
  • 11篇李骞
  • 7篇石军太
  • 5篇孟悦新
  • 4篇尹邦堂
  • 4篇唐宁依
  • 4篇杜辉
  • 3篇杨戬
  • 2篇关文龙
  • 2篇徐兵祥
  • 2篇李武广
  • 2篇隋秀香
  • 2篇周建睿
  • 2篇龚崛
  • 2篇杨悦
  • 2篇严必成
  • 2篇范杰
  • 2篇阮敏
  • 2篇樊兆琪

传媒

  • 7篇大庆石油地质...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及汽窜后接替方式被引量:8
2016年
根据三维物模实验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蒸汽驱开发效果及蒸汽突破后期的开发方式。三维物模实验揭示了蒸汽驱过程中温度场与蒸汽腔的平面波及与纵向波及规律。在三维实验中,蒸汽超覆现象较严重,纵向波及情况较差,模型底部剩余油饱和度较高,采出程度较低。数值模拟表明,在蒸汽驱汽窜后,汽水交替与间歇汽驱的采出程度远高于继续蒸汽驱,汽水交替的注入热量最低。通过相似准则对数模结果进行反演,得到了相似结论。实验及模拟的原油及孔、渗参数与辽河X区块相同,研究成果对油田现场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杨戬李相方张保瑞张晓林
关键词:蒸汽驱温度场蒸汽腔
预测蒸汽驱后期转接替方式时机的新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蒸汽驱开发后期易汽窜,且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汽窜严重时,生产油汽比下降,蒸汽驱开发的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取得最佳的采出程度与开发的经济性,确定蒸汽驱后期转接替方式的时机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蒸汽驱后期产油量递减曲线,总结出蒸汽驱开发的递减规律;通过对蒸汽驱注采特征方程的推导得出蒸汽驱的采收率表达式,两式联立便可以求出蒸汽驱转接替方式的时机。通过对齐40块某井组的实例分析得出,该井组现阶段虽已出现汽窜,但并不是转接替方式的最佳时机。计算结果表明,2017年1月转汽水交替较为合适。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当蒸汽驱至2017年1月时,蒸汽腔在地层中发育较为成熟,汽窜程度更加严重,此时该区块从蒸汽驱转其他的接替方式较为合适。数值模拟很好的验证了计算结果,能够较好的指导现场开发。
杨戬李相方张晓林方思冬马宏斌赵伟
雅克拉凝析气藏生产气油比异常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在凝析气藏的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当井底压力降至露点压力后,地层中流体发生反凝析现象,部分凝析油会滞留于地层中,导致采出物的组分变轻,生产气油比增大。但在雅克拉凝析气藏的开发中,当井底压力下降至露点压力以下时,大部分气井的生产气油比并没有上升,甚至部分气井的生产气油比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异常现象,通过动态分析、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造成该区块气井生产气油比异常的主要原因包括水侵、射孔位置和近井地带的毛管数效应。通过对凝析气藏气油比的预测,认为气油比下降只是暂时的,随着压力的继续降低,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会迅速增大。
李骞李相方赵习森吴克柳唐宁依
关键词:凝析气藏反凝析水侵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技术优势与条件制约——以苏53区块为例被引量:20
2012年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单井产量低,建井数量多,直井开发经济效益较差。为提高单井产量,改善气田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益,转换开发方式,开展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苏53区块开展水平井整体开发试验,利用水平井整体开发建成10.0×108m3/a天然气生产能力,是苏里格气田唯一的水平井整体开发建设的区块。由于受到气藏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继续扩大气田水平井整体开发规模受到制约。通过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促进水平井整体开发技术的推广,更多地应用于类似气藏的开发。
王国勇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水平井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蒸汽腔前缘传热模型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是开发稠油油藏的一种有效手段,蒸汽腔前缘的传热是决定SAGD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SAGD的传热模型很多,但是基本没有对热对流的存在形式与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充分考虑了热传导和不同的热对流作用,建立并求解了不同的SAGD传热模型。选取实际的油藏区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传热作用对蒸汽腔前缘温度分布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水的相对渗透率对热对流的影响。结果表明:SAGD过程中热传导与热对流同时存在,蒸汽腔附近热对流是主要的传热方式,水的相对渗透率越大,热对流作用越明显。
范杰李相方
关键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蒸汽腔热传导热对流
考虑滑脱效应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理论模型被引量:21
2013年
水平井多级压裂和储层低孔低渗特性使页岩气呈现长期的瞬态线性流,吸附气的解吸和纳米级基质孔隙中气体的滑脱效应使页岩气藏的产气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基于瞬态线性流和吸附气解吸的特点,考虑基质孔隙中气体的滑脱效应,建立并求解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绘制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典型曲线,总结出页岩气多级压裂水平井包含裂缝线性流、双线性流、基质线性流和边界效应4个流动阶段。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储容比、窜流系数、气藏尺寸对典型曲线的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滑脱效应对产能的影响,得到滑脱效应考虑与否的判定图版,对页岩气产能模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张磊李相方徐兵祥石军太龚崛张保瑞
关键词: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滑脱效应窜流系数
溶解气驱油藏流入动态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对于溶解气驱油藏,由于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和相渗透率随压力而改变,所以油井产量和流压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通过对前人成果的归纳、分析和总结,规范统一了流动效率的概念。研究认为,将流动效率定义为在相同压差下非完善井的实际产量与理想完善井的产量之比更为合理,便于数学描述而且物理意义更加明确。所建立的流入动态关系适合于不同条件下的流动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阮敏李相方王娜
关键词:溶解气驱油藏
高温高压气井关井期间井底压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1
2012年
常规的井底压力预测方法认为,气井关井后压力恢复初期井口测压受到井筒储集效应影响,后期受温度降低引起的续流影响,并且在压力恢复期间井筒中不存在流体的流动。但是,新疆克拉2气田部分高温高压气井的实测结果表明,关井后测得的井口压力恢复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常规方法所计算的压力曲线并不一致。对高温高压气井关井后的井筒温度特征、井筒续流特征和井筒流体参数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关井期间井口(底)压力同时受到井筒储集效应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且在压力恢复过程中井筒内一直存在续流流动,需要进行流动气柱压力计算。为此,综合考虑井筒续流、井筒温度及井筒流体参数的变化特征,基于井筒压力恢复原理,建立了关井期间的井底压力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验证。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计算出的压力恢复曲线正常,可用于产能试井解释。
尹邦堂李相方李骞范坤胡爱荣
关键词:气井关井井口压力井底压力
分层注水油藏水淹动态跟踪模型研究
2013年
注水开发是油藏主要的开发方式之一,注水开发过程中生产井过早水淹,将降低油藏采收率,影响开发效果,因此建立分层注水开发油藏水淹动态跟踪模型尤为重要。基于传质传热基本原理,根据井温曲线确定注水剖面,应用Poisson过程分析法与概率论方法,计算注水开发油藏任一时刻各小层中含水饱和度、见水时间和含水率。模型考虑了储层的微观孔隙分布,当储层逐步水淹后,计算含水率趋于实测含水率,计算误差小于5%。实例应用表明:注水强度大,存在裂缝等高渗透通道的小层,含水饱和度变化快,见水时间早,且含水率上升快,反之。研究成果为注水开发油藏采取抑制或延缓生产井水窜措施提供了时间保证。
吴克柳李相方雷征东阮敏许寒冰樊兆琪
关键词:含水率含水饱和度分层注水
基于统计的凝析气井产能预测新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在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当井底流压降到露点后近井带发生反凝析,形成的凝析油聚集区会降低凝析气井的产能。目前的凝析气藏产能方程通常采用产量修正后的干气藏产能方程或采用带有凝析气藏拟压力函数的产能方程。其中,干气藏产能方程未考虑凝析油聚集对凝析气渗流的影响,得出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误差较大;凝析气藏拟压力函数方法求取拟压力函数过程复杂,实际应用不广泛。为此,统计得出了凝析气相对渗透率与压力的关系,简化了凝析气藏拟压力函数,最终得出凝析气井产能预测新方法。实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预测产量更符合实际,对现场合理配产提供了依据。
石军太李相方吴克柳李骞
关键词:凝析气井相对渗透率拟压力产能预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