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作品数:418,399 被引量:628,242H指数:159
- 相关作者:李建生王阶唐旭东仝小林刘健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中医学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医药卫生—临床医学更多>>
主题
- 127,996篇中医
- 72,354篇中医药
- 55,383篇药疗
- 55,296篇药疗法
- 53,255篇医药疗法
- 53,221篇中医药疗法
- 52,808篇疗效
- 42,778篇慢性
- 30,460篇糖尿
- 30,411篇糖尿病
- 26,891篇辨证
- 26,266篇中药
- 25,569篇疗效观察
- 19,053篇临床疗效
- 18,729篇心病
- 16,528篇冠心病
- 13,792篇胃炎
- 13,095篇中风
- 12,987篇活血
- 12,656篇医药治疗
机构
- 11,798篇北京中医药大...
- 9,300篇山东中医药大...
- 9,148篇南京中医药大...
- 9,113篇广州中医药大...
- 6,961篇上海中医药大...
- 6,321篇辽宁中医药大...
- 6,297篇天津中医药大...
- 5,835篇河南中医药大...
- 5,207篇湖南中医药大...
- 5,177篇黑龙江中医药...
- 4,839篇成都中医药大...
- 3,94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768篇福建中医药大...
- 3,519篇山东中医药大...
- 3,485篇湖北中医药大...
- 3,303篇广西中医药大...
- 3,257篇浙江中医药大...
- 3,235篇陕西中医药大...
- 3,234篇长春中医药大...
- 3,185篇中国中医科学...
- 6,860篇光明中医
- 6,237篇实用中医内科...
- 6,040篇内蒙古中医药
- 5,324篇中医临床研究
- 5,200篇河南中医
- 5,152篇湖南中医杂志
- 5,005篇中医杂志
- 4,804篇实用中医药杂...
- 4,613篇陕西中医
- 4,495篇中国民间疗法
- 4,460篇新中医
- 4,415篇辽宁中医杂志
- 4,347篇中国中医药现...
- 4,069篇山东中医杂志
- 4,046篇四川中医
- 3,980篇浙江中医杂志
- 3,601篇中华中医药杂...
- 3,571篇中文科技期刊...
- 3,427篇中医药导报
- 3,409篇中国中医药信...
年份
- 7,997篇2025
- 13,516篇2024
- 13,108篇2023
- 12,869篇2022
- 13,737篇2021
- 14,452篇2020
- 13,324篇2019
- 14,700篇2018
- 16,031篇2017
- 17,485篇2016
- 16,496篇2015
- 16,563篇2014
- 15,051篇2013
- 15,454篇2012
- 15,928篇2011
- 14,859篇2010
- 13,650篇2009
- 12,867篇2008
- 11,779篇2007
- 10,934篇2006
- 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6MWT)等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在临床有效率方面,研究组的高于对照组(92.50%vs 77.50%)(χ^(2)=5.541,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LVEF、6MWT等心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BNP、CK-MB以及c 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脏功能有所提高,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广泛应用。
- 李景海
- 关键词:真武汤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心脏功能血清脑钠肽
- 自拟桔梗杏仁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价咳嗽变异性哮喘自拟桔梗杏仁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自拟桔梗杏仁汤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自拟桔梗杏仁汤能够对临床症状进行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 叶秋菊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 常虹老师应用自拟舒肝理气调胃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21年
-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以恶心、胃脘疼痛、反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黏膜炎性病变,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主要病因。本病临床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该病症状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进餐后加重,轻者表现为钝痛或隐痛,重者出现剧烈绞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刘岩李丹王陆超包芸刘云彪
- 关键词:中药慢性胃炎
- 基于补脾益气法探讨便秘的防治被引量:5
- 2020年
- 便秘属于一种复杂的常见临床症状,现代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常常存在停药后容易反复发作、长期服药耐药性高等不良并发症。根据《脾胃论》"百病皆由脾胃生"的主导思想,从整体观出发,应用"补脾益气法",辨证使用中药,不仅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消除全身症状,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而且可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便秘的发生,再加上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汤瑞珠梁婉桂傅晓芸梁少琴陈凤兰
- 关键词:补脾益气法便秘中医药临床疗效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与炎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辨证分型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骶髂关节炎的相关性,为AS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AS住院病例资料及CRP、ESR、骶髂关节炎CT检测结果,中医辨证分4型:肾虚督寒证、湿热痹阻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筋骨失荣证,比较其炎性反应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AS确诊病例367例,其中肾虚督寒证52例,湿热痹阻证65例,痰瘀阻络证86例,肝肾亏虚筋骨失荣证150例,其他证型14例,湿热痹阻证型CRP、ESR显著高于肝肾亏虚筋骨失荣证(P<0.01,P<0.05),肾虚督寒证与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筋骨失荣证间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骶髂关节炎CT分级,湿热痹阻证显著低于肾虚督寒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筋骨失荣证(P<0.05,P<0.01),余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中医证型AS的炎症程度分布存在一定差异,CRP、ESR、骶髂关节炎CT分级可为AS的中医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 韩善夯孙美秀甘可纪伟钱先陆燕魏刚郭峰陈剑梅鲁璐金实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血沉C反应蛋白
-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对颤证药物配伍的研究
- 目的: 颤证是一种以头部或四肢不自主的颤抖或摇动、四肢拘急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颤证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导致患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本身造成很大的痛苦。现代医学的帕金森病属于颤证范畴。一方...
- 巫朝银
- 关键词:颤证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数据挖掘
- 文献传递
- 基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病机分析
- 目的: ①通过分析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探讨其共性以及差异性,从而总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病机。②挖掘中医证素与临床实验室检查、斑块性质等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收...
- 周扬海
- 关键词:病理机制中医证素
- 文献传递
- 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治疗马来西亚阴虚火旺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浅和睡眠时间短、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的一种身心失调性疾病。在社会节奏加快,失眠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失眠不仅仅给患者在生活、工作、家庭经济方面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多数失眠患者后期存在焦虑...
- 戴雪佳
- 关键词:栀子豉汤酸枣仁汤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 冠心病先天伏寒证的血清胆红素,血脂,补体C3、C4,H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总胆红素(TB),补体C3、C4,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在冠心病伏寒证与其他证型(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
- 陈洁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胆红素血脂指标
- 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通过对和胃消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试探讨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理.该研究运用中药和胃痞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设吗丁啉对照组30例,均服药4周.两组药物对消除临床症状均取得极好...
- 夏立营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药治疗
- 文献传递